连续3季度领跑万亿俱乐部福州是如何“开挂”的?
继2020年跻身万亿俱乐部、2021年GDP赶超泉州之后,2022年的福州依然势如破竹。
前三季度,福州GDP总量8242.84亿元,增长5.8%,增速在2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居首。在更早些的上半年和头部季度,福州GDP增速同样领跑万亿俱乐部。
经济总量重回福建之首的福州,正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全力奔驰,且后劲十足。
福州是如何“开挂”的?从前三季度的三次产业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今年一季度,福州头部、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3.5%、8.2%和7.4%,上半年分别为5.1%、6.0%和4.9%,前三季度分别为5.2%、6.1%和5.5%。由于福州一产占比较低,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较小,我们仅看其二、三产业的表现。
可以看出,福州的二产增速蕞高,全部高于GDP增速,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即使是在2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福州今年的二产增速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全部排在前五的位置,表现优异。
福州是福建第二大工业城市,2021年工业增加值2758.62亿元,约为泉州(5758.60亿元)的48%。福州的工业支柱是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能源电力等八大重点产业,其中纺织化纤行业产值近3000亿元。
一直以来,福州工业都面临着龙头企业缺失的尴尬状况,整体实力不算低,但缺乏拥有较强声量和影响力的品牌。2021年,福州开展“扶持龙头 壮大产业”专项行动,实施领导挂钩服务、优先要素保障、发放财政奖励、加大引才扶持等多项措施,全市136家龙头企业去年累计新增产值超千亿元,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了75%。
今年,福州“扶持龙头 壮大产业”专项行动继续推进,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工业龙头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1%、10.9%和10.9%,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0.7%、70.7%和86.3%,化工、化纤、电力和钢铁等主要行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福州的工业龙头企业【年营业收入达 10 亿元(含)以上的企业】数量增长明显,从2021年的136家增加到今年的144家,其中大型龙头企业【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元(含)以上的企业(集团)】从11家增加到13家。
此外,福州还诞生了首家营收破千亿的制造业民企。2022福建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显示,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已突破千亿元,按福州龙头企业判定标准,已晋级超大型龙头企业之列。这是一家集钢铁、化工、房地产、建筑、船运等行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去年营收达到1012.3亿元。
除了工业的优异表现之外,今年福州的服务业也迎来了大爆发。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福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4%、4.9%和5.5%,在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均位居首位。
福州今年的投资增速喜人,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7.0%、12.4%和10.1%,在万亿俱乐部中高居前五。由于福州都市圈的获批以及强省会战略的实施,福州今年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大涨,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25.6%、23.7%和20.4%。
福州今年重点项目众多,以交通设施为例,就包括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莆田--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宁德--长乐机场城际铁路,轨交2、4、5、6号线相关工程,福泉高速拓宽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要知道在今年之前,福州这个全省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轨交里程一度比不上厦门。未来随着强省会战略的实施,福州及福州都市圈的交通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
强省会战略为福州带来的利好,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体现在产业布局上。去年福建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福州建设产业强市,引导省属电子信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类等平台企业优先在福州布局。
这一点在“数字福州”建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活动上,福州市入省库项目89项,总投资799.5亿元,均居全省头部。福州与中国移动合力搭建平台,与紫光股份建设超算中心,与国家对地观测科技数据中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和头部民企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福州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4%,较去年同期提升21.0个百分点。
福州的消费增速同样亮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9.0%、4.3%和4.7%,在万亿俱乐部中均高居前三。福州常住人口超过800万,去年增长10万,增量与厦门并列福建之首,在万亿俱乐部中也能排进前十。加之福州疫情防控较好,消费增速自然十分突出。
虽然福州今年已连续3季度领跑万亿俱乐部,但官方对此却没有大肆称赞。近年逐渐摆脱“弱省会”标签的福州,对未来有着更大的野心。
在2035远景规划中,福州表示要“成为联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台湾、辐射中西部,通往‘海丝’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福州的远景目标,对此,福建省“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表示鼓励。
剑指国家中心城市的福州,显然不会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但目标越大,难度越大,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福州要弥补的短板还有很多。
首先就是首位度不高,辐射能力不足。在省内,福州首位度偏低,2021年经济总量反超泉州,首位度才升至23.2%,与强省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在省外,福州要面临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蕞发达城市群的竞争和虹吸,如何崛起为两大城市群中的“一极”,而非要素通道,是福州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福州要弥补的第二大短板,是创新资源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2021年,福州规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为1128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比例为39.4%。同一时期,厦门的比例为41.9%,南京为52.1%,东莞为43.7%,无锡为46.2%。
2021年,福州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273家,占比仅有9.5%。同一时期的厦门占比为20.1%,南京为41.3%,东莞为51.5%,无锡为32.6%,福州的表现实在是不尽如人意。
福州的人才总量也偏少。《2021年福州人才供需情况白皮书》显示,福州人才总量139万人,这一数据不仅低于总人口仅有528万的厦门(147万),也低于无锡(195万)、佛山(226万)、宁波(260万)和南京(356万),它们的总人口同样还没达到千万级别。
短板虽然很多,但全速奔驰的福州并非没有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希望。“十四五”规划中,“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取代“海峡西岸城市群”,成为连接长三角、粤港澳的一条“丝带”。福州、厦门、泉州、温州和汕头,是其中的经济强市和区域中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搜狐城市采访时表示,这里面福州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腹地是蕞好的,十年以后,福州有可能在上海和的广州1400km之间的区域内竞争胜出。当然,不管能不能争取得到(国家中心城市),一定要去做,去努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城市的。
[2] 2022福建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福建省工商联
[3] 时隔22年终回省内经济头部 福州国家中心城市梦胜算几何?搜狐城市
[4] 科技、人才不足 辐射能力有限 福州能从强省会走向国家中心城市吗?搜狐城市
原标题:《连续3季度领跑万亿俱乐部,福州“开挂”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