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福州
王庄街道是福州市较早开发的大规模新村。居民大多是从鼓楼区等地搬迁而来,整个街区人口仅 1万多人。十多年来,几经规划建设后,王庄街道变宽了,商业逐渐兴盛,居民也增至2 万多人,此外还有2万多名流动人口。大排档在这里有很好的生存土壤。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庄街区的原福州丝绸厂、橡胶厂等国企相继改革转制,许多工人下岗。为谋生计,不少人走上街头,摆起了大排档。到2000年左右,王庄的大排档在福州已经小有名气,每晚来这里吃排档的人熙熙攘攘。长乐路成为热闹的“不夜街”。
200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王庄街道办与福州丝绸厂投资近百万元,将该厂临近街道的几座闲置厂房和一块空地,改建成为大排档市场。当年 8 月,建起了福州市头部家专门的大排档市场一一王庄饮食大排档。该排档市场占地4800平方米,共设有80多个摊位。这些摊位以每月800元的价格挂牌出租时,不到10天,就被抢租一空。
因价格便宜,环境较卫生,且地处市中心,王庄饮食大排档很快就成为福州市蕞有名气的排档市场。许多外地来榕城的人,都会慕名前来这里品尝福州风味菜。
在80年代人林亦平的记忆里,王庄夜市和王庄大排档构成了对于这座城市*********的蕞早记忆。
“1994年,就有精明的生意人在王庄夜市上开始摆出头部大排档。跟风者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夜间的排档一条街。”王庄街道办索性就与福州丝绸厂一起投资了百万元将几座闲置厂房和一块空地,改建成为大排档,占地4800平方米,8 0多个摊位。
夜幕下,几十家的排档摊点连成一片,彩色防雨棚延绵无际,置身其间使人心情愉悦酒兴倍增。骑上自行车,逛完整个王庄夜市也得十多分钟。每逢入夜,王庄夜市便推杯换盏,成为了城市*********的快意去处。
在林亦平的印象里,王庄大排档的主流菜系应该就属本土福州海鲜。所以,大多数的排档摊点都被冠名为海鲜大排档,主打的各种菜色都是海鲜。包括旺火炒的、生炊的、碳煲的,各种叫得出的叫不出名字的鱼啊贝啊,还有各色虾蟹。一口冰啤佐海鲜,绝对是夏夜的绝配。
口味记忆或许伴随一生。就在2006年,王庄大排档即将拆除前的前夜,林亦平还和许多朋友重新聚拢在这座“不夜城”,重新把酒言欢,讲起王庄新村街心公园里一局未下完的残棋,讲起老榕树上的蝉鸣与排档的啤酒之夜。
90后互联网运营人, 深耕自媒体写作+副业领域, 始终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关注【小李飞叨】带你一起学习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