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产值要突破500亿元!福州这项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

admin4个月前 (09-27)福州产业信息1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

  《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十四五”时期,福州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全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创新应用高地、福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核心区、东南地区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核心区地位不断巩固。

  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全市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到60家;新增国产药品品种5个,新增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品种50个,新增药物临床试验数量10个;新增通过(含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达到30个。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生物经济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形成一、二、三产联动格局。

  紧跟国际医药技术发展趋势,创仿药结合、上下游联动,高质量打造化学药产业链。

  依托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和民族民间医药加速推动现代中药研发,以中医文化为基础多元发展闽医药健康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可穿戴监测等领域医疗设备产品和分子诊断产品、高端植(介)入产品及生物可降解材料、人体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等生物医用材料。

  发展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海洋生态医药产业圈。

  围绕药物研发、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疾病筛查等环节,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和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促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集聚发展,鼓励发展合同研究组织(CRO)、定制研发生产(CDMO)等专业外包服务。

  鼓楼区、晋安区、马尾区、闽侯县、

  在福州新区范围内,充分发挥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政策优势,以长乐区块和仓山区块为重点,聚焦前沿生物技术、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高端医疗器械、中药大健康等领域,引导优势产业、关联企业和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打造福州市前沿生物技术先导区。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引进和培育一批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海洋生物等领域的支撑作用大、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大好高”项目落地,培育发展生物技术与服务等前沿业态。

  充分发挥现有良好产业基础优势,以江阴港城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为核心载体,重点发展化学药、海洋生物医药、中医药。依托江阴港城经济区原料药特色品种和优质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加速推动特色原料药产业质量升级。鼓励以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海洋生物保健品、功能性食品与化妆品、海洋生物酶制剂研发利用等,打造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品生产基地。鼓励福清市把整合中药资源优势与培育中医药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因地制宜,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产业。

  鼓励晋安区、永泰县等地特色发展中医药产业链;鼓励鼓楼区、马尾区等地差异化发展医疗器械;鼓励闽侯县、连江县等地因地制宜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重点遴选和支持一批增速快、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发展。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和准上市公司的扶持,为企业上市融资、高端链接、品牌创造等积极对接相关专项服务。

  壮大优势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做优做强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生物药等领域,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构建一批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加快打造头部企业引领、价值链高端、原始创新突出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一是补齐产业链短板,开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深入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完善政府采购政策。二是提升产业链优势,鼓励企业不断强化体系化制造优势,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鼓励生物药产业化技术开发。三是分领域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加强与招商服务机构、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积极开展委托招商。招引产业新基建专业服务商,构建数字化精准招商平台,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制定细分领域招商资源图谱,挖掘意向企业,引导区域精准招商引资,实现企业和产业之间的精准匹配,加速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以先进生产工艺和制造装备建设标准化共享中试车间和生产厂房等,作为招引中小创新型企业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的支撑载体和孵化空间,吸引医药企业扩容受限、具有MAH、中小研发创新企业/品种在共享生产平台进行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

  培育建立福州生物医药行业与国家重大技术需求单位的对接平台。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牵引,对基因、创伤修复、智能康复、病原微生物快速简易检测、特种防护等一批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的关键性项目,联合医工类院校和医院优势资源集中攻关,扶持创新平台争取更多“揭榜挂帅”项目,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能力。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形成能者上、智者上、谁有本事谁上,能更精准高效地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创新动力与活力。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切实为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重点围绕重大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绿色制药技术、合成生物技术、分子诊断技术等新兴领域,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与医药产业交叉融合等热点方向,扎实开展医药前沿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推进建设一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面向临床重大需求,优先支持近期有望突破技术壁垒或取得领先原创成果的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科技成果和高价值专利。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临床应用、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不断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强前沿性产业技术研发,着力建设一流的产业重大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基地,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重引进CRO、CMO及CDMO。同时加快国家级新药技术创新平台、新药创制成果交易平台、新药创制产品申报平台、新药创制成果转化应用四大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平台体系,提升行业地位。

  研究推动区域内生产的高品质药品申报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并扶持申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鼓励区域医疗机构加大对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供应稳定的本地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比重,完善支持本地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优先纳入医保的政策措施。鼓励建立生物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间的对接机制,促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鼓励整合市内检验检测服务资源,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为企业检测需求和检测技术中心提供对接服务,实现检验检测外包、人才共享和设备共用,提高各平台的仪器设备使用率、降低各大科研院所及医药企业的研发成本。

  以增进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互动交流为目的,积极与国家部委、行业协会、跨国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国际展会、论坛和学术交流等手段,整合产业资源要素,搭建生物医药产业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各类创新主体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打破企业“信息孤岛”,有效链接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区域内外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积极规划布局组团式分布的城市景观公园、公共休闲场所、商贸区、步行街和娱乐餐饮配套设施,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内部空间生态。加快健全社区、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园区生活和文化配套项目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城市服务。建设覆盖全园区的公交线系统,与运输工作合作开设通勤公交专线,提供园区至高铁站、城区的公交专线,打造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

  坚持增量与存量、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多措并举挖潜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空间资源集约利用,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企业按照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升级改造老旧工业园区。搭建产业空间供需服务平台,加强产业用地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落实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制度。

  健全财力保障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相应优惠政策,激励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税费减免、人才引进和技术改造奖补等政策。围绕重点发展领域,谋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技术创新,支持重点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促进产业发展。

  紧跟当前人才竞争的激烈形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搭好政企校三方人才服务平台,对接各方人才资源和需求,解决信息不对称、招工难等问题。加强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产业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完善人才居住、子女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配套,构建多元化人才集聚机制。

  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企业集群,实行精准扶持。实施“大品种战略”,沿产业链进行并购,专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鼓励成立基金公司,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收购中小药企或药号,参与省内医药产业整合,形成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品牌形象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引导企业规划重点产品和领域,鼓励高成长性企业制订转型升级方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新产品。

  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和特色产业基础,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品牌形象策划和推广、重点领域学术论坛、招商会议等工作,持续扩大本地生物医药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帮助企业对外包装宣传造势,参与外部重大展会、研讨会,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和价值。整体打造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品牌,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扶持企业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积极支持生物医药企业抓住机遇,实现与国内知名企业的深度融合,为福州市与国外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合力支持福州市生物医药品牌“走出去”,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建立和参与医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紧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前沿和高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万洋3月拿地258亩银星深圳光明拿地120亩建生命健康产业园—3月国内工业用地拿地中标汇总

万洋3月拿地258亩银星深圳光明拿地120亩建生命健康产业园—3月国内工业用地拿地中标汇总

  1.产业企业拿地数量减少,政府平台公司拿地面积增加明显   2023年3月,全国共出让工业用地与科研用地2531宗。其中,产业企业拿地面积蕞多,拿地面积共149695.16亩,占总拿地面积的79.96%,产业地产商和政府平台公司拿地面积分别为1768.60亩和32457.76亩,占总拿地面积的0.94%和17.34%。相较于2023年2月,产业地产商拿地面积占比下...

上海工业地产网

上海工业地产网

  产业地产同行交流群 欢迎加入 快速搭建您的分销渠道 产业地产群 工业地产群 工业厂房群   G2805 苏州常熟智车城 厂房研发办公楼出售 2000-8500平独栋出售 预售中 价格超低5200元起   请你喝茶,看美景!带你走进【葛毅明家的茶园】   土地出让!未来松江这里将建设……   11月5日下午,松江...

产业园招商网全国分站

产业园招商网全国分站

  陕西:西安山西:西南:华北:沈阳   安徽厂房网/开发区厂房土地招商出售   浙江厂房网/开发区厂房土地招商出售   江苏厂房网/开发区厂房土地招商出售   重庆厂房网/工业开发区厂房土地招商   广东厂房网/开发区厂房土地招商出售   广西厂房网/开发区厂房土地招商出售南宁...

保定厂房出售出租

保定厂房出售出租

  欢迎加入 本地产业地产同行交流群 快速搭建您的分销渠道 产业地产群 工业地产群 工业厂房群   中南高科·保定清苑新经济产业园 北京都市圈 河北保定清苑经济开发区 二层三层五层标准厂房出售 1400平起   中南高科·保定清苑新经济产业园 北京都市圈 河北保定清苑经济开发区 二层三层五层标准厂房出售 1400平起中南高科·保定清苑新经济产业园项目...

全国多地频现“云签约”e签宝用科技助力防疫招商两不误

全国多地频现“云签约”e签宝用科技助力防疫招商两不误

  随着疫情逐渐进入相对稳定期,全国多个城市正整装待发,逐步回到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疫情逐渐进入相对稳定期,全国多个城市正整装待发,逐步回到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近日,全国多地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国家级新区、街道社区以及企业等,纷纷通过电子签名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线战役”,开展“云上招商”、“云上供...

出售)央企打造生产办公研发高新区政策福利首付20起

出售)央企打造生产办公研发高新区政策福利首付20起

  400亩国有工业土地,全新独栋双拼和分层厂房火熱招商中!可按揭,首付20%起,50年独立产权,红本不动产权证!   【产品信息】:标准厂房、大小独栋均有   2、分层产品:单层1000-1500平,均有红本产权50年。   3、首层7.2米,标准层4.5米,8-8.4米柱垮,部分产品可定制;   4、 楼板承重...

厦门工业用地出售

厦门工业用地出售

  南通开发区迎来首季开门红签约重大项目18个揽资21841亿元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易成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制造项目签约   漳州港多重利好叠加融信观山海坐享区域发展红利   厦门:端好“饭碗”幸福“加分”   福建全省重点园区产业链发展和招商工作现场会在连江召开   蕞新...

商住地调整回工业地!福州昔日签约40亿元大型冰雪城项目梦碎

商住地调整回工业地!福州昔日签约40亿元大型冰雪城项目梦碎

  上月,连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布蕞新规划调整公示,决定将原东浦工业集中区西区350122-DPQ-R-06、R-07、R-08等地块的二类居住用地、商住用地等用途调整为二类工业用地、一类物流仓储用地等,公示时间自2020年7月4日至8月4日。   此次调整区域位于连江县东浦工业集中区西区的东南部,南靠通港大道,西邻温福铁路,区位条件优越。...